编者按:袁同凯教授是南开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教育人类学、民族教育与教育政策研究,是福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兼任教育部“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组副组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民族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国家民委项目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译著2部。袁同凯教授曾
[摘 要]非遗直播主要指围绕非遗十大类别开展的内容直播,作为当代文化传播的“基础设施”,直播与非遗的结合变得日益紧密。数字时代的非遗直播以短视频直播平台为主,多平台共同发力,使得非遗受众群体日益扩大,传播效果显著。其对中华文化传承的当代实践特征主要呈现为:以数字传播优势,重塑非遗保护新秩序;以数字技术更迭传播逻辑,构建非遗新形态;借助双向传播模式,实现传统社群收编;深化文化基因传播路径,助力非遗传
[摘 要]民间游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化表现,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思想价值和人文气质。民间游戏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民间游戏能够体现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创新性,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为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可靠保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民间游戏必须与时俱进,实现自身的现代性转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新征程上民间传统游戏的传承与发展,必须从坚持“第二个
[摘 要]下乡资本对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然而其经营效果受村企关系影响。以往研究多从村民角度出发,对资本主体分析不足。文章基于皖中S村田野调查,结合“弱者的武器”和“劣势者效应”的视角探讨了下乡资本的困境和对策,分析了其“示弱”对策的实践逻辑。由于与村民互动之间存在内与外、情与法、私与公的多维困境,S村的下乡资本选择了“示弱”的行动策略,包括低姿态形象建构、矛盾隐忍、经济哭穷、讨好村民。文章
[摘 要]墓志作为唐代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之一,它不仅记录着墓主人的人生履历,也透露出当时的社会风貌。文章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视域出发,通过对唐代墓志所记载南迁士人的生平、功绩、社会关系等信息的整理与分析,以期构建出一个唐代南迁士人与岭南地方社会互动的全景图。通过对墓志的细致梳理发现,南迁士人初到岭南时,面临着种种不适,包括对当地环境的陌生、习俗的差异及文化的冲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适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为城市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城市社区是各族群众实现交往交流交融的公共场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实践场域。新时代新征程,民族工作应结合城市社区的特点,厘清城市社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内在逻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城市社区为研究基点,以有形、有感、有效为基本方法,挖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凝
[摘 要]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有必要以匹配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求为着力点,以有效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为目标进行教育理念升级和培养路径创新。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宜将高水平双向相成能力、高质量现代培养体系、高标准人才培养能级作为发展定位,将专业才能与核心价值并重、个人理想与国家战略并行、内寻定位与外鉴优处并驱作为理念导向,并将夯实专业基础、深化国际交互、增强实务能力作为中心任
[摘 要]课程规范化建设是保障专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效的根本。文章利用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的词频和参考点数值功能,对全国30所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编码,发现当前样本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课程的课程理念、课程体系与课程结构方面均进行了较为积极的探索,但也存在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割裂化、课程设置与国家相关文件部分脱节、专业理论课程归类缺乏共识、
[摘 要]新闻传播教育数智化转型是新时代媒体深度融合和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必然要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激活了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新质生产力,以可视化应用场景延伸了教学空间,以定制化数据资源重构了教学方式,以实效性话语模态激发了教学效果。但是,在具体实践中,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数智化转型仍面临着场景“脱域”、信息“去中心化”和规范“失序”等诸多挑战。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应持续夯实教育数
[摘 要]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其法治路径主要是国家制定法和软法规范。而单独依靠制定法路径或软法规范均存在一定的治理缺陷,难以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治理新格局。研究表明,国家制定法与软法规范融合共治,可以发挥各自的治理优势,还能弥补彼此的功能短板,不失为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理想路径。二者融合共治不但存在较强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还有着丰富的制度支撑和实践佐证。然
[摘 要]网络犯罪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越来越依赖网络而生存、严重扰乱网络空间社会秩序等新特点,针对这些特点,从网络在网络犯罪中的地位的视角出发,有学者认为我国的网络犯罪已经发展到了将网络作为“犯罪空间”的阶段,并相应地提出了“空间型”网络犯罪的概念。然而,在当下的网络犯罪语境中,“空间型”网络犯罪的提法值得商榷。从理论上看,“空间型”网络犯罪的含义存在宽泛且抽象的缺陷,“空间型”网络犯罪有被虚置的
[摘 要]数字化展陈是一种将数字技术与传统展示方法相结合的新型展览形式,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文物博物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数字化展陈作为艺术与科技交融的前沿阵地,现已日益成为博物馆展示的重要方式。铜鼓是中国古代南方及东南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是历史的发展进程、文化传承和社会变迁的见证。文章通过梳理文物数字化展陈的重要性及其在保护、展示及传播中的价值,分析广西古代铜鼓线下数字